华人性健康报
(Chinese Sexuality Health Times)
2019年12月24日
北京——徐枣枣希望有一天能有个孩子。和世界上许多女性一样,她希望在工作为未来家庭存钱的同时冷冻卵子。麻烦的是:中国禁止单身女性做这个手术。
徐枣枣曾经参与女权活动,她决定向仅对已婚夫妇开放生育治疗的法律发起中国首起法律诉讼。“越想越觉得不公平,”31岁的自由职业编辑徐枣枣说。“觉得我选择的权利一直在被别人控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一名医生告诉徐枣枣,她的卵子是健康的,但与其冷冻卵子,不如赶快结婚生子。徐女士起诉了该机构,称其拒绝给她治疗,实际上是对单身女性的歧视。
对徐枣枣和她的支持者来说,这个问题涉及一个具有深远社会和人口意义的问题:中国的单身女性有生育权吗?
对她的批评者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几十年来,官员们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男性是传统家庭的核心,是社会的基石,不应该鼓励单身女性独自生儿育女。在官方看来,放宽这项禁令的举动,都可能导致人类卵子的黑市交易,以及其他更棘手的生殖问题,比如在中国遭到禁止的代孕。
然而,对此类服务的需求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现实。女性正在推迟结婚,有的甚至根本不结婚。许多专家还认为,政府限制使用生育技术,无异于破坏自己为解决日益严重的人口危机而刺激生育高峰的努力。
周一,北京一家法院对徐枣枣诉北京妇产医院一案进行了审理。医院发言人巢伟表示,医院必须遵守政府关于辅助生殖技术的规定。几小时后,法院将审理延期,但未说明具体日期。
周一,徐枣枣在北京法院外接受采访。
徐枣枣的案子可能会得到广泛支持。中国禁止单身女性接受生殖治疗,这迫使许多人花费数万美元到海外寻求此类治疗。2015年,女演员、电影导演徐静蕾宣布她曾前往美国接受冷冻卵子的治疗后,冷冻卵子就成为了全国性的讨论话题。去年,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预订网站携程旅行网开始为一些高管提供卵子冷冻费用补贴。
活动人士呼吁立法者推翻这项法律,并希望明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召开一年一度的会议期间对其进行讨论。学者们表示,这些规定是落后的。
“单身妇女也有成为母亲的权利,北京大学医学伦理学教授丛亚丽说。生殖权力是基本的人权,这是不以婚姻为前提的。”
冷冻卵子的限制源于几十年来旨在控制人口增长的规定,其中包括对夫妇实施备受厌恶的生育限制政策。
即使是已婚女性,想冷冻卵子也会面临令许多人望而却步的要求。寻求治疗的女性必须提供准生证——证明她们不会违反规定超生——并且证明她们不能生育,或是正在接受可能损害生育能力的药物治疗。
自由职业编辑徐枣枣认为,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是性别歧视。她指出,男性可以不受条件制约地将他们的精子冷冻或捐献给精子库。
“但是冻卵的就只有那种地下的,像黑产业,”徐枣枣说。“还有什么取卵捐卵这些。”
严格的规定每年迫使数十名中国女性涌向美国和泰国等国寻找医院,接受体外人工受精、冻卵等在自己国家无法获得的生殖技术服务。
今年32岁的纪录片导演张静宜(音)4月在洛杉矶花费了1.4万美元冷冻了六个卵子,因为她想生育孩子但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她说她支持徐枣枣的诉讼。
“法律滞后于现实,”张静宜(音)说。我们职业女性的生育焦虑很严重。”
徐枣枣说,她的工作不足以支付在国外冻卵的费用。她说,这笔费用将超过她一年的收入。
出生在北方黑龙江省的徐枣枣染着金色的短发,戴鼻钉,是中国越来越多自豪地表达女性力量的群体中的一员。
但是对于徐枣枣来说,要求冻卵的权利不只是关于平权。它源于真实的个人愿望。就像很多对这项技术感兴趣的女性一样,她将冻卵视为未来的保险。她计划再工作几年,然后生孩子和另一个人一起或独自养育这些孩子将在晚年照顾她。
徐枣枣正在采取创造性的法律途径。她发现东北的吉林省已经颁布法律,允许单身女性冻卵(尽管效力有限)。她看到了一个机会,尝试推动北京效仿。
徐枣枣不得不先后尝试在北京三个法院上诉,最终才得到受理,可见当局对这一问题的敏感。
上海律师李珺说,徐枣枣勇敢地挑战了法律,即使她认为她不太可能胜诉。
“我们都知道人口的紧迫形势,”李珺说。还守旧到如此地步,令人诧异。”
——原载《纽约时报》2019年12月24日
作者:Sui-Lee Wee, Elsie Chen
往期文章
(点击图片或蓝字查看)
生理
丨
丨
关系
丨丨
安全
丨
丨
丨
丨
性发展
丨
//
性教育
丨丨
丨
读本课程
丨
性别
丨丨
丨
LGBTQIA+
丨丨
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