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目录
前言有点儿长,干货在后文
2017年暑假,在花椒老师的主导下,团队一起组织了SA(9-12年级)和HS(1-8年级)两个美国波士顿地区精英私立学校的夏校招募工作。(详见微信公众号“一碟花椒")
如今已经完美收官,这期间,经历了不少文化,情感的碰撞,也有不愉快的发生。但是最后,孩子,家长和我们都觉得所有的经历都是值得的,也是宝贵的。
最值得高兴的一件事件就是在HS夏校即将结束的前几天,我们的一个学生家长收到来自校方的E-mail,邀请这个学生来年到该校就读。在美国中学申请日益激烈的趋势下,这意味着,学生家长事半功倍的一举两得,不必花费巨额申请咨询费,也省去劳时费心的各种申请资料的准备。校长在向花椒老师转达录取原因时表明,该学生并不是英语能力超好,而是他学习能力很强,具备了这个年龄阶段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并表现出他的领导能力,正是学校愿意选择和录取的的学生类型。虽然孩子家长无心插柳,但这额外的收获意味着学校对孩子之前教育的认可,也是一种检验。
在报名咨询阶段,就有家长会问:参加美国夏校对于大学申请有没有作用?
实际上,夏校对于美国大学申请直接作用几乎没有作用,仅仅是作为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之一,而美国的学校更看重课外活动的深入性、持久性、影响力和个人特点,而非五花八门多样性。中小学,学生如果参加有意愿申请的目标学校,通过夏校的试读,增加学生和学校之间的了解,加大录取的可能性,是事实存在的,比如上面的例子,但是这个比率也很低。有个别小学会在自己的夏校中挑选学生,我今年给女儿申请加拿大一所私立小学时,学校说名额满了,而本校的家长传授经验给我说,明年申请时先报名学校今年的夏校,会加大录取率。
读到这里,有的读者会觉得,“嗯,这貌似是一篇推广夏校的软文”。其实笔者曾经做过国际夏令营辅导员,接受过辅导员工作培训,也带领过十几个学生在美国的寄宿夏令营同吃同住三周,近距离做教育观察。
关于夏校summer school和夏令营summer camp,很多人不是很分得清楚,看英文单词就一目了然。还有就是出国游学。都是出国参加活动,但是很多家长并不十分清楚这三者之间的不同,我将用亲历的图片文字素材阐明区别 。
今年暑假,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名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此话不假,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暑假选择送孩子出国体验西方教育的家庭越来越多,但这笔花费十分高昂,如何选择才能更符合自己对孩子成长的规划,让家庭的短期的教育投资产生长远效益?这个我认为是花费前需要思考的价值所在。
正文分割线
夏令营分为运动营、艺术营、户外探险和学术营。这之下再分为日营和住宿营(多数在山里),这里只谈国外纯粹的、具有营地发展历史的北美Camp。
1.报名方式
英文好的家长完全可以自己去国外的网站搜索报名,这类网站特别多,各地区都有,推荐两个国家级官网,网站上都是经过认证的营地,其安全性和专业性都有保障。 美国营地协会ACA,
加拿大
2.营地概况
营地基本都提供机场接送,在网上填写好登记表格,购买保险,信用卡付款,未成年人需要提供机场接送的授权表格,只要不转机,孩子独立性强,独自出行也是可行的。这种方式算是自助DIY, 缺点是没有服务,没有同伴,文化、语言等各种差异造成与营地方面沟通困难,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家长及其被动。我曾经遇到过家长自己DIY给孩子报名,孩子入营后强烈不适应,开营没有几天中途离营的例子。这种情况,事先有协议的签订,不仅不会退回余下的费用,还会产生新的、额外接送的费用。
北美的文化重视运动和多元发展,大多数孩子,暑假都会选择各类型的户外营,锻炼意志和融入大自然,提高生存能力和身体素质。我刚刚在加拿大接触到这边长大的华人小朋友,他们从为期两周的营地回来,皮肤晒得黑红发亮,健康又充满活力,我们在为篝火添柴时,小朋友会告诉我:“不要用树叶,因为有的叶子是有毒的”,也会辨认一些植物和有毒的蛇,这些都是他们在夏令营中学习获得的。面对自然和虫子等生物时,他们显得比较从容而不会大呼小叫。
通常夏令营会组织孩子给家长写一封信,讲一讲营地的生活。孩子的家长打趣的笑道:两周下来,回家又黑又臭,赶紧洗澡洗衣服。一般户外营居住都是木屋,会要求自带枕头睡袋,一周统一洗衣服一到两次,卫生间和淋浴间是公用的,因为经常有水上运动,很多男孩子会不爱洗澡。这两个孩子上的两周5000加币的户外营,也算是很贵的营地,而且头一年就需要预定下一年度暑假的营地,否则会报不上名。
3.差异
各认证营地之间除了规模大小,活动安排不同,基本设施大同小异,这样的环境,北美的孩子和家长接受度高于中国学生。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中外教育,对事物的价值的认识,中国学生对外因关注度高于内因。
能出国的多数中国的孩子条件都比较好,更能适应享受安逸,我不止一次听到,有家长向我转述自家孩子描述camp里面住宿条件差,吃的也不好,甚至吃不饱,洗澡和卫生间令人无法接受等等关于基础设施的各种抱怨,以至于迁怒到组织机构安排的不好。
如果和外出旅行的酒店相比,营地的条件勉强就是青年旅社的标准,但是基本需求和卫生条件都是没有问题的,吃不饱多数是因为胆子小、面子浅不敢要求添加,因为营地的正餐通常是自助和桌餐相结合的形式。这时候,营地有辅导员就很有必要性,且莫说孩子年龄小,即使成年人因为语言语言障碍,遇到问题也不敢沟通只能忍回家抱怨。公众号“中美夏令营网”就一直秉承北美营地文化,也严格按照中国学生比例推荐美国本土寄宿营地,并有辅导员陪同,与DIY不同就是多出来明码标价的几千块钱服务费。美国和加拿大两地还有举不胜数的日营,就是不提供住宿的,尤其是加拿大,几乎各个教育局和公立学校都有这种夏令营,非常的便宜。可以向当地的朋友打听。
4.营地文化
在北美夏令营自已成为一种文化特点,作为教育和商业两种互助模式的存在,每个营地都有不同的优惠吸引孩子多次参加,并给予诸如“志愿者”“辅导员”等不同级别的荣誉。我身边有过一个孩子在申请大学面试时,题材聊到她参加过两次美国summer camp的经历和想法,孩子对这种文化的认识表达是达到一定情感深度,最后,两年没有录取中国学生的这所大学给了她offer。无疑,这种文化是可以深深地打动孩子的内心,让他们的更加青春释放活力,才能有魔力的吸引很多孩子留恋并反复参加。在每一次结营时,听到孩子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明年还来!
请看:
还有一种夏令营是学术营,最著名的莫过于CTY了。全称是Center For Talented Youth 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于1979年设立的研究机构,是心理学家Julian Stanley博士根据他对美国资优中学生样本的研究结果建立的体系,也是全美历史最悠久、最权威的天才教育研究机构之一。CTY给予少年天才们接受更高一级学习挑战的机会。不鼓励学生跳级或以提前入读的方式来加速完成学业,而是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平时业务时间,特别是暑假来充实和括展自己的知识内容,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一些挑战。曾经培育过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Google的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著名音乐家Lady Gaga以及众多的政治、科学等各界的精英人物。
关于夏校
1.夏校类型
夏校分为大学夏校和中学夏校,通常大学夏校可以修学分,所以CTY既可以称之为夏校也可以称之为学术夏令营。中学夏校部分学科也可以提前修学分。通常情况下,高中生可以报名各大学的夏校,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报名高中或初中夏校,也有不少初中生挑战大学夏校,这个收获其实很有待商榷,跨越比较大,适合学神,而非学霸。
2.报名申请
夏校的申请比起夏令营要复杂许多,排名前20的夏校也及其难申请,通常至少提前半年以上开始报名,需要托福,SSAT等标准化成绩。每一个学校的官网上都有该校夏校的申请说明和表格下载,费用也是分类分列出来的。英文能力强的家长都可以自行报名,DIY会比国内机构代报名便宜几千块钱,但过程很繁琐。(图片为高中某校分列的费用)
英文能力一般的家长通常不能搞定这些申请表格,以SA高中夏校为例,因为是花椒老师定制的夏校,免去了托福和SSAT成绩提交,简化了报名手续,但也需要老师通过测试,具体测试见报名流程
()。
这才是第一步,报名通过,付费完成后,办理签证,登记EVUS,然后开始准备提交给学校的材料,一共11份,其中在提交体检表和疫苗表格时,即便是在指导下,家长们依然十分抓狂,也难怪会专门有机构帮助填写这些表格并收取服务费用。
3.课程类型
夏校通常是各学校按照该校传统和常规课程,制定夏校课程选课,在3点之前是各种学术课程,之后的时间是运动和各类活动。周末有外出,以SA夏校为例:外出的安排周五晚上和周日下午会让学生自选项目。除了周六出行是所有的人集体出行,周五晚上和周日中午之后的出行一般都是三个选择让学生自己选,到时间了去三个不同地方的三个校车等在那里。比如说昨天晚上,安排的是laser tag、看电影和mall,每个孩子从里面选一个。周五晚上和周日中午之后也可以选择不出行,呆在学校。
夏校的选课既有单一项目的,也有综合课程,请见选课表:
再来对比一下运动营的选课表,每天营地都会根据场地和年龄组别来安排时间,一些北美运动项目的名字大家会很陌生。
游学是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增长见闻,扩展心胸、学到不少在书本中无法获得的知识。
1.游学的形式之一:国内机构组织海外旅行式游学,以参观大学等文化式旅游,多数是走马观花。
2.游学形式之二:
学校和机构合作招生的海外游学体验项目(慎选)
学校组织的海外某个特定项目或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国外某学校或教育局的短期项目
不少学校都将游学作为了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按需参加学校与国外的友好合作项目。
3.游学形式之三:
少数小众机构组织的可插班体验当地课堂的教育活动。
1.参加夏令营对孩子学好英文真的有用吗?
语言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所得,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出国参加夏令营是完全浸式的教育的体验,会对口语、听力有一定帮助,总体上英文的提高非常有限,当然,有的孩子会有突然获得愿意下功夫学习英语的动力。
2.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
开放式,创造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孩子挑战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爱好,增加主动学习的能力。我的孩子夏校中给我最大的抱怨就是:“老师什么都不教,等着你去问他!”
3.锻炼独立性和不同文化的社交能力
离开父母庇护,学会与世界各国的孩子相处,提高孩子们的社会交往的能,学习团队合作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尝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留学预演
通过参加夏令营提前了解心仪的美国寄宿中的生活,体验是否适应国外的高中生活,同时确定目标,增强信心和动力。
HS夏校案例分享:看看美国学校如何处理未成年人纠纷。
两个小朋友发生争执,有身体接触,还谈不上打架行为,一个孩子是疤痕体质,胳膊有划伤,属于皮外伤,虽然学校护士和校长已经妥善解决,这种情况在所有学校都是常规事件。但是当孩子妈妈追究发生原因时,学校拿出孩子入校就有影音留存文件,分辨新旧伤痕和责任,用图像事实证据给家长明了真相。并且启动调查程序,邀请当地警方作为第三方证人,警方查验了组织方花椒老师的各种教育证件和资质,调出影音文件三方查阅(如果孩子是美籍,还会邀请社工参加),因为保护未成年人权利,全程不能拍照复制。最后文件交由警方保存一年,以备一方家长寻求法律帮助。
这种做法让我们感觉到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保护。这种处理方式值得中国学校学习,既不以强势压人,有基本评判处理也能经得起核查,更不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简而化之。我们和家长都感言,在这个事情的处理过程中,真的是学习受教了美式教育的严谨和对人的尊重。
体验不同的文化,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在这件事情上也算是淋漓尽致的展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