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章子怡在微博晒出一家三口牵手的图片,宣布昨日女儿诞生的喜讯。
据媒体报道,章子怡是在洛杉矶的Hoag医院,这家医院虽然设立不久,却是南加州最好的医院之一,拥有优质的医疗服务和优美的医疗环境,当然也有昂贵的医疗费用,被当地称为贵族医院。这也吸引了众多名流大腕来此生产,如当年“贝嫂”维多利亚生小七,还有国内女演员戚薇生lucky都是在这里。
▲Hoag医院资料图
赴美产子
一个高达90亿元的产业
在章子怡之前,王宝强妻子、黄渤妻子、刘涛、央视主播柴静等名人,都曾被曝光赴美生产。
不仅仅是这些名人,普通民众赴美生产也不在少数。据网易教育论坛披露的一组数据,2007年内地赴美生产的孕妇还只有600人,但在2008年就飙升至4200人,2014年已经达到3万人,2015年这一数据有望膨胀至5万到6万人。
最近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中国台湾一名孕妇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突然生产,据爆料:“她还坚持要晚一些,不肯躺下来生,当时胎头已顶到子宫阴道口时,她还把孩子塞回去”,“而且不肯给医生剪脐带,还一边问美国领空到了没。”最终的结果是,这位幸运的宝宝获得了美国国籍。
2011年《商界》杂志6月刊,对赴美产子这个行业进行了深度揭秘。
在2011年美国生子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大家都知道这种产业在美国不合法,被美国当地政府封杀轻而易举。这种情况又反过来刺激着各方“抓紧最后的机会”。
赴美生子产业图
□文/刘 燕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刚下飞机的36岁的白领陈露(化名)心情异常舒畅。尽管从首都机场转机之前,陈露已经在太平洋上空飞了十几个小时,但比起此刻正躺在她怀中恬静熟睡的“洋宝宝”带给她的喜悦,旅途的疲倦早已被冲淡。
和陈露一样兴奋的还有她的家人,唯有陈露5岁的大女儿瑶瑶(化名)一脸困惑,她搞不清母亲怀中,这个和她一样,有着黑眼睛黑头发的妹妹究竟有何不同。
瑶瑶当然不明白,母亲怀中的妹妹从出生起已经是一位美国公民,妹妹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外国人。
目前,在国内,像陈露这样选择在美国生子的白领越来越多,这些人群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1868年,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通过,修正案第一款即规定:“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美国的人,均为合众国和他们所居住州的公民。”2006年4月,美国驻华使馆宣布,中国公民可以以旅游目的申请赴美签证。这让国人赴美生子成为可能。
一年前,在西安高新区拥有自己公司的陈露就开始筹划这件事。
“成为美国人,享受180多个邦交国入境免签证、享有各项社会福利措施、住低价高品质的老人公寓,甚至在其他国家政局动荡时,即使航空封锁亦享有优先搭机离开的权利。”陈露说,比起上述条件,她最看重的是未来孩子的教育,户籍在美国,就能享受美国13年义务教育,进入美国大学,学费可以节省上百万人民币,“仅此一项,值!”
去美国生子,五个月大概花去陈露25万元人民币,但“有了美国公民身份,孩子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命运,她可能一开始就会赢在起跑线上”。
谈到去国外生子,陈露会不由自主引用这句话,因为当初北京那家总部在洛杉矶的月子中心,在鼓动包括陈露在内的准妈妈们去美国生子时,经常用的就是这句话: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把生孩子的事做到全世界
怀孕三个月起,陈露就要开始为出国生子做准备,除了需要自己办好签证,其他事宜,都由月子中心代劳。
这些月子中心,就是专为陈露这样的选择国外生子的准妈妈们服务的中介机构,这些机构最先出现在广州,之后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
大多数的准妈妈会选择在临产前两个月去美国的月子中心,在美国待的时间越长费用也会越多。 一般的月子中心会建议准妈妈在刚怀孕时就去办旅游签证。这几年美国政府也知道华人去美国生孩子,但因为美国宪法“落地即公民”的不可更改性,目前美国政府还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只能在办理签证时格外留意,如果是孕妇,一般旅游签证很难通过。
陈露是在怀孕三个月时开始去北京办理签证手续的。除此之外,陈露还要和自己选定的月子中心签订赴美生子协议并交纳1万元人民币定金。
真正到了那天,在登机安检口,陈露还是有点紧张。怕被看出端倪,她早脱下孕妇装,换上宽大的衬衫,为了保险起见,月子中心还让她斜背一个大背包,挡住肚子。
而一旦跨过这个难关,经过长时间的飞行,下飞机便有月子中心派来的专车迎候,“生孩子”又立刻变得天经地义、正大光明。
按照协议,陈露必须在到达美国的一周内一次性给月子中心付清剩余的19万元人民币。
陈露入住的,是由一位北京人开办的月子中心。每天早八点起床、晚十点睡觉,每周三次产检,有兴趣还可以到附近的语言学校上课。此外还可以享受一周两次外出购物的乐趣。
陈露所住的是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小套雅房,与另一位准妈妈共用客厅、阳台与厨房。每月租金两万多元人民币,坐月子时,另外加收一万五千元人民币。
“这些费用都包含在那19万人民币之中,当然生孩子的费用还要另外支付。”陈露说。
在月子中心,陈露选择的是中档的住房条件,一般月子中心会为你提供不同档次的住宿,最少1.5万元人民币,还有更贵的。产妇可以自主选定的产检医生,也是她的生产医生。医生们多为华人移民,平时待在各自的私人诊所,只在生产等需要运用大型医疗设备时才到固定合作的医院里去。
月子中心还会提供至少3家以上的美国医院供产妇自选,但生产的费用自理。“一般顺产在2万元人民币,剖腹产在4万元人民币左右,”陈露说,“这是单独的费用,月子中心会在来美国之前就告诉孕妇。”
陈露生下女儿后,月子中心用医院出示的孩子出生证明和父母相关资料,去当地政府民政机构,轻而易举地拿到孩子的公民身份证明,其实就是一个社会保险号和一个5年更换一次的旅行证。
“在美国生子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陈露说,“几年前只知道在香港生孩子很红火,到了美国才发现,华人把生孩子的事做到了全世界。”陈露发现,在纽约华人区,类似于自己选的这家月子中心有二十几家,规模都不一样,大多由台湾人经营,有一部分是北京和上海人。
生产之旅 风险之旅
尽管“收益”可能颇丰,但“生产之旅”绝非坦途。从签证时的小心忐忑、长达15个小时的飞行,到入关时的惴惴不安,再到月子中心的选择与居住,包括在医院生产的过程,对孕妇来说,都充满不可知的风险。
比如陈露就发现,在月子中心,很多生活细节上的事并非像来之前协议上写的那么好。“首先是一日三餐,每天基本是老三样,做餐的师傅说是专业厨师,实际上是从内地请来的岁数比较大的女人,如果要求另外加餐还得付小费。”陈露说,最让人感觉遗憾的是水果,“在内地你可以挑着拣着,吃最好最新鲜的水果,可在月子中心,这样的要求几乎无法满足!”
在洛杉矶,月子中心的服务质量直接取决于老板。有的老板会在超市买五六种新鲜水果混搭,但有的则只会拣减价处理的劣质苹果;有的老板允诺远途购物,说到做到,但有的总是忘记在约定的时间将准妈妈们接回来。“最严重的一次,一家月子中心让两个准妈妈在大冬天里等了两个小时,回来之后准妈妈气得不行,第二天竟然全部提前生产了。”
吃还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在异乡的孤独感。“经济不是很宽裕,你就得一个人待在美国,毕竟,再去一个人就得再出费用。”陈露说,内地的孕妇大多数还是很节约的。如果想在医院陪护,准爸爸还得每月交纳600至800美金给医院。就算钱不是问题,提前的预产期与迅速的生产,常让一些打算在“关键时刻”陪产的爸爸措手不及。
除了近30家月子中心,洛杉矶地区还有大量“民宿”提供待产及坐月子服务。在这类收费较低的地方,孕妇一般与老板合住在一幢别墅里,有可能需要自己做饭,或是与其他普通房客混居,居住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然而,无论是月子中心,还是民宿,其实没有一家得到政府商业注册,因为美国文化中没有“月子”一说。只被华人认可的月子中心,只以家庭式或私人经营的模式默默存在着。一旦发生纠纷,人生地不熟的孕妇们常常处于弱势一方。据说曾有月子中心半夜婴儿啼哭,引来邻居报警,最后产妇被赶出门的事情发生。
无法抵御的产业链
2011年4月的一个周末,在北京朝阳区SOHO西区的一所写字楼内,一场赴美生子的说明会在这里的一家月子中心悄悄进行,几十位从各地赶来的准妈妈,被主讲人“让孩子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这样的主题所打动。
已经从事这个生意多年的这家月子中心的负责人JAMES 面对记者的到来显得很谨慎,一方面他希望通过宣传来增加客源,另一方,这宣传又必须是低调的。“我们的业务主要靠的是口碑和介绍,JAMES说,因为大多数赴美生子回来的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事不被张扬。 ”
说起大陆月子中心的发展史并不长。在2007年年底之前,美国大多数月子中心只接待台湾地区、日本的孕妇,主要原因是这些月子中心觉得内地的孕妇“素质差”而不愿接待。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台湾准妈妈赴美数量锐减,月子中心猛然间失去了稳定客源,打起价格战。据国内媒体报道,洛杉矶华人区的月子中心在2007年之后竟然出现互相拆台、挖客源挖员工及同业者报警,以“虐待儿童、贩卖人口、房屋改建、环境不整、民宅经商、噪声过大”等为由,引来警察搜查封杀的恶性竞争。
危机中,这些月子中心也开始重视大陆内地的客源。大陆准妈妈消费劲头强势,消费需求刺激了月子中心的完善,一些有投资目光的华人开始意识到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月子中心开始逐渐走上制度化管理,餐饮、看护和住宿标准有规可循,一些妈妈生产回去后,用自己的体验为周围人讲述赴美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些月子机构就和在自己中心生产回国后的妈妈达成转介业务协议,其中的转介费可达一个人3万到5万元人民币。
随着中国内地孕妇赴美生子现象出现前所未有的热潮,大陆地区从事赴美生子的中介机构也突增。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种产业在美国不合法,是一种机会主义,属灰色行业。所以只要证据充足,被美国当地政府封杀就会显得轻而易举。这种情况又反过来刺激着各方“抓紧最后的机会”。
收益很远 麻烦很近
经过一系列轰轰烈烈、煞费苦心的改写“天意”行动后,主角终于降生到这个星球上。随之的问题是,中美双方均不承认双重国籍。
有的父母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让回国的孩子上了户口,成为事实上的双重国籍。然而,陈露没有这样做。担心罚款、担心今后一旦查出,美国政府会认为孩子已经放弃美国国籍。
此外,两代人两种国籍回国时由中国驻美大使馆颁发给孩子的“中国旅行证”在两年后需出境补办一次(从2010年6月1日起需回签发地更换),或是直接在国内申请“亲子团聚人员申请永久居留”(也称中国“绿卡”);此外,孩子的美国护照,每五年需更换一次。
两种国籍还让一家人的出境变得复杂,“到美国大使馆我们自己出国签证要排队,然后小孩要到中国大使馆排队,受两茬罪。”有“过来人”无奈地说。
当然,成为美国人的真正好处,尤其是父母寄予厚望的优质教育,要等到孩子进入学龄后才能感受得到。而成为美国人父母的好处,也要等到21年后,当他们依靠这个“美国宝宝”移民美国的时候才能兑现。
至于孩子以后在归属感上存在的混乱等难以预料的问题,陈露说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编 辑唐婷
E-mail:romarin9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