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7岁的twins组合蔡卓妍(阿Sa)自曝已经完成“二次冻卵”,并坦言此次胖了很多。
▲图片源于网络
自2015年女明星徐静蕾赴美冻卵引起热议后,“冻卵”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宣称这是“人生唯一的后悔药”。
随着对事业的追求逐渐提高和个人生活规划的改变,许多女性朋友为了保留最佳生育能力而开始考虑选择冻卵。
本期美董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冻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什么是“冻卵”
冷冻卵子,将母体健康时的卵子取出并冷冻,阻止卵子随人体衰老,待想生育时取出冷冻的卵子使用。
二、国内实施要求
目前国内各医院开展的冷冻卵子技术,均是基于某种疾患的医疗手段,属于辅助生殖范畴,通常针对有肿瘤疾病、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等治疗手段的,或是由于不孕需要做试管婴儿手术而提取了卵子的。
且此类申请“冻卵”的女性必须持有结婚证、生育证、身份证,否则医院不得接受申请。
三、是否越早越好
生殖专家建议冷冻卵子要赶早,最佳年龄是20多岁,因为一旦过了30岁,卵细胞的活性和质量就会下降,在35岁之后下降速度会更快。
尽管尽早冻卵可以保存不少高质量的卵子,但此时你可能尚未有一个怀孕的远期计划或者还有可能自然受孕。
而冻卵每年的卵子保存费用高昂,且长期冷冻对卵子会有损伤。因此冻卵并非绝对的越早越好,而是需要综合考虑。
四、主要存在的问题
1.需要多次取卵
女性一生只有区区400多个卵子,且卵子生存能力差,不易保存。研究表明,为了保证未来成功受孕的概率,女性应当冷冻大约15个卵子。
但是,在一个促排卵周期中能产生和采集到多少卵子,取决于女性进行冻卵的年龄、剩余的卵巢储备以及对促排卵的反应。
也就是说,有很大可能需要进行多次取卵,才能收集和冷冻足够数量的卵子。
2.促排卵药物副作用
采集卵子过程中,普遍需要促排卵药物的帮助,而该类药物有一些两大严重的副作用:
(1)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Syndrome, OHSS),其严重症状的发生率约在0.4%-2%之间。主要症状是胸腹积水、卵巢囊性增大,同时还可能有脱水、血液的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肾衰竭、中风等严重的后果。
(2)卵巢扭转,有不到1%的发生率,一旦卵巢扭转,扭严重的情况,会很快切断卵巢的血液供应,出现卵巢缺血、坏死的严重后果,不得不开腹手术切除坏死的卵巢。
3.取卵有风险
目前取卵常用B超引导下经阴道取卵,手术过程中,子宫、膀胱、肠管、血管及其他卵巢周围的盆腔结构,还是可能被损伤,如果创伤严重,可能还需开腹修补损伤。
另外,手术还可能造成卵巢急性损伤、出血、感染、甚至不孕。只不过这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在1%-2%。
4.总体成功率低
冻卵之后再孕育成小宝宝的成功率并不高。冷冻卵子的复苏率大概是70%-80%,而在这之后的复苏、授精、怀孕等过程里也有着各种风险。过去冷冻卵子的试管受精的累计成功率仅有20%左右。
总的来说,冻卵技术确实给现代女性提供了更多可能和选择,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后悔药”,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失败率都是客观存在的。
此外,法律和伦理上的考验也不容忽视,高昂的费用也是一道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