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5386字,预计阅读时长20min
2022年8月份,我国第一例“单身女性冻卵案”的一审判决结果公布,法院驳回了当事人徐枣枣的全部诉讼请求。
为什么单身女性不可以冻卵?
国家卫健委针对此问题作出回复:应用冻卵技术存在健康隐患;为延迟生育目的的卵子冷冻技术应用在学术界依然存在较大争议;严防商业化和维护社会公益是辅助生殖技术实施要严格遵循的伦理问题。
“我希望为我的未来留有最大的可能性,这是我冻卵最大的初衷。然而没有结婚证,我连医院的大门都进不去。”
图源小红书@展开说说
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有着非常复杂的答案。
这里包含着每个女生对于婚姻/事业/爱情/子女的思考和选择,同样隐含着医学伦理法规的多重讨论。
这个矛盾开始变得愈发凸显:当婚姻不再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当女性可以更多的追求自己的事业与成就感,当女性决定延迟生育但又要保有选择:
冻卵是给这些面临职场压力和年龄婚育压力的女性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某种程度上,冻卵被视为年轻女性保存其生育能力的唯一途径。
但是为什么单身女性不可以冻卵?女性是否有权利为自己的生育做一个备份?
活得漂亮将这次三八节命名为自由节,这是我们为所有女生做出的一次呐喊:自由意味着保有为自己人生做出选择的权利,拥有不被任何人评判的自由。
我们邀请了三位在不同阶段由于不同原因选择冻卵的女生,来分享她们的经历,我们真切的希望告诉每一个在看这篇文章的女生,你不是一个人。
#1
苏白白34岁
“看透了婚恋的真相后,我选择去冻卵”
本来以为冻卵离我很遥远,这件事只是八卦八卦女明星就好了,没想到我最后真的选择去冻卵了。
25岁的时候我也会规划自己的婚恋,就是28岁结婚,争取在30岁生两个可爱的孩子。
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和初恋四年的感情告吹,他在恋爱期间出轨,抛弃了 29岁的我。当时我还做了很多努力来挽回这段感情,包括给对方父母买礼物,带着他们去旅游,各种迁就对方,我甚至要求自己好好工作,多赚钱买好房子,这样即使对方不想换高薪工作,但我可以养家。
无底线的妥协还是没能挽回这段感情,我自己的状态也已经非常差了,最后选择放手了。
29岁结束恋情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非常封闭的状态,不化妆不打扮,每天洗个脸就去上班。看着身边同龄男性朋友都对准25岁甚至20岁女生追求时候,我开始变得很着急,越来越不自信,觉得自己被婚恋市场淘汰了。
后来朋友介绍一个男生,比我大五岁,我们彼此聊的很开心,也很投缘,我觉得终于遇见了对的人,直到有天我偶然看到了他拉着一个小妹妹在逛街。
我没有当面撕逼,回头微信他,他说想继续搞事业几年,现在不想结婚,知道我奔着结婚去的,25岁的女生可以等他5年,但是我这个年纪我等不起。我当时又无语又无奈。
之后又陆陆续续被家人和朋友介绍过几个男生,都不欢而散。在我31岁的时候,我遇到一个很坦诚的男生,他说他想和我结婚,并且生一个我们的孩子,心如死灰的我再一次以为这个人可以拯救我于水火中,但是当我们走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他再一次让我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
经历了被迫吃药,失联,欺骗,以及各种歇斯底里之后,我选择了分手。从那之后,我对婚姻彻底失望,我几度崩溃,哀叹自己运气不好。
32岁那年,我花了一年时间出去旅行、学习插画,调整状态重新开始,我开始慢慢明白,原来最好的疗愈师就是自己。我逐渐接纳并且爱上自己,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开始觉得一个人生活是一种享受。
有一次偶然认识了一个单身的姐姐,她鼓励我如果不渴望婚姻,却希望以后抚养一个自己的孩子,可以考虑冻卵这项技术。
我回去之后认真想了想自己未来的规划,人生这么长,我热爱健身运动,努力多赚钱,培养各种兴趣爱好,让自己健康又丰盈,那我为什么不能选择自己抚养一个孩子呢?
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全能的保险,但是却也给了我足够的自主权,让我在35或者再大一点的年龄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自己独身一人,不能再有生育的选项了。
33岁这一年,我联系到了香港这边的医院,在经历了一些生理上的不适后,我冻了12颗卵,且都是质量不错,100%完好冷冻的。
我感恩有冻卵的选择,不认为冻卵是单身女性的焦虑收割机。不降低自我价值,不与不合适的人凑合,许多深度自我成长和认知也随之而来。
#2
瑾月29岁
“冻卵之后,我更有底气做我想做的事情了!”
我身边认识的很多姐姐都是在30+冻卵的,我竟然算一个年龄相对小的——27岁我就去冻卵了,主打就是一个未雨绸缪,这是我2021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和很多婚姻不幸,事业家庭难以平衡的姐妹不同,我和我的男朋友感情非常好,我们已经相恋五年了,但是无论家人和朋友怎么游说,至今都不想结婚,也不想要宝宝。
幸运的是,我男朋友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都觉得彼此还年轻,不应该被婚姻和生育束缚,如果我们可以继续走下去,首选是自然生育,如果不行也还有一个备选方案。所以暂时决定不要孩子。
我也了解女生在35岁之后卵巢功能是呈断崖式下跌的,并且后果不可逆。与其一直观望,不如早点行动,我决定去美国冻卵。
回忆了自己的冻卵过程,希望可以给大家做个参考。
2月份我做好决定并且跟家里人还有男朋友商量好去美国冻卵。在这里我也非常感谢家里人的支持,甚至携老母亲去陪我做冻卵。
3月份经过专业人士要求检测的激素水平正常后准备启程了,无奈妈妈签证还没办好,冻卵行程又往后拖。
7月抵达美国!第一步就是和我美国的冻卵医生见面,确定好我的冻卵方案。
不得不说,我的冻卵医生真的非常和善且专业,她提前了解到我英语水平不是特别好,还专门放慢了语调,不过我自己也有翻译,而且是医学博士,所以也没怎么担心听不懂专业医学术语的问题。
8月份开始,我要给自己打冻卵的促排药物的针剂,这也是我面临的最大挑战,打针主要是为了刺激卵泡成熟。我从小有点晕血晕针,一看见针头就感觉天花板在转。
拿针眼往肚皮上扎的时候,手都在抖。有的药剂扎下去明显感觉腹部有点发红,有种隐隐作痛的感觉。而且每天都要去我冻卵医院去做抽血和B超检查,就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天左右。
取卵前一天,我按照冻卵医生医嘱打好了破卵针,然后第二天去医院做取卵手术,冻卵的取卵手术是全麻的,然后睡过去15分钟就结束了,医生会拿吸取管取出我促排的卵子,等麻药过去之后就可以回住的地方了。
很多姐妹问痛不痛,其实我是没什么感觉的,而且之后观察了几天,也没有特别大的不良反应,我一共取了26个卵子!全部成熟!
冻卵给我带来的变化是可能更大胆、放手去干了。假设我在之后求职,对方介意未婚高龄女性,我会说无所谓,因为我已经都冻卵了。冻卵就像是我的定心丸,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了。
#3
Ranran 31岁
“冻卵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人生的体验”
冻卵这个决定对于我来说,还是蛮特殊的,其中70%是因为我自己想亲身体验一下冻卵的过程,剩下30%是考虑未来结婚生子timeline的不确定性。
综合考虑了外界和自身的因素,我在30岁之前完成了冻卵这项体验。我在美国工作多年,很多大公司为了吸引人才的,会主动提供全方位生育福利。(2014年10月,两大科技巨头苹果和脸书宣布,公司将“为女性员工提供冷冻卵子的费用”作为一项福利。)
这些福利项目很广泛,包括不孕症诊断、体外授精、冻卵、供体精子卵子、宫内授精、妊娠载体等。具体到冻卵,生育福利主要体现在手术和药物,不包含后续的存储。
这也体现了美国对DEI(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的重视。
很多雇主公司跟专门负责生育福利的保险公司合作,可以为员工冻卵承担一笔费用。拿我自己来说,个人需要承担的一定的自付费用,不同保险项目不同,一般是两千到三千美元左右。
超过deductible的部分,保险开始支付。而且,deductible如果不超过政府规定额度,一般可以通过每个人都可以开设的FSA账户、也就是税前收入来支付。每个公司对冻卵福利,总额上限、每年能做几个cycle也不一样,这些都需要提前跟保险公司了解清楚。
除了公司的制度支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是我体质一直不错,比较“禁得起折腾”,因为多年保持健康饮食运动习惯(比如除了跟朋友出去吃饭,85%的时间都是生酮饮食+0糖、每周给自己煲燕窝花胶红豆意仁、每个月跑步机打卡250公里等)。
因此,我不是很担心冻卵会给我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在取卵三天前,我还在椭圆机上做运动。换句话说,冻卵这件事对我来说,risk reward ratio很低,So, why not?
整个冻卵过程大概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我觉得这个过程,跟在工作上带项目很像。这就意味着,需要有项目统筹意识。医生护士都是你的重要项目参与人员,要跟他们随时保持良好沟通,不要担心沟通过多打扰对方。你需要确认一共有多少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需要在哪个时间点发生、为什么需要这个步骤。
最开始跟主治医生了解整个冻卵过程。之后,生育诊所的护士会根据你的例假周期,制定一个取卵日历。疗程初期,需要做的事相对比较简单。
但到了后期,也就是取卵前开始的两三周,需要开始每天食用和注射两到三种荷尔蒙药物,并每两天去诊所拍超声波和不定期抽血,看药物是否刺激卵子适合取出。
这个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天给自己注射,这确实是我人生为数不多的经历之一。因为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需要注射的天数也不同,很有可能根据最新超声波情况,临时加天数。
注射药物保质期很短,需要每周购买、隔日空运到家放在冰箱冷藏。所以这段时间需要特别注意,把这件事放在第一位,不要出错。
最重要的是,这些细节也都是在整个流程走到这一步,我才弄明白,而不是一开始制定取卵日历的时候,护士就跟我说清楚的。取卵当日会上全麻,我直接睡过去了,对不到两个小时的手术并没有什么印象。
我当时手术很成功,一个cycle就搞定了。整个过程身体都没有出现什么异常情况,不到两周身体就全部恢复了!
对我来说,冻卵就是一个人生经历而已。除非没有其它选择,我没有真的想要去用冻的卵,还是希望自己自自然然怀孕生小孩。也许之后会研究研究egg donation是怎么玩的(开玩笑)。
就像之前提到的,主要是因为想有冻卵亲身经历,所以我最开心的,应该是有一手经验跟女生朋友分享(比如正在读这篇文章的可爱的你)。我的圈子里,很多未婚或者已婚未育同龄女生,都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的。
但每次,我一提到冻卵需要给自己打针,她们就各种摇头、立马劝退,特别可爱。
真正行动去冻卵的,只有一个朋友,但她的体验比我糟糕很多,甚至到了中途不想继续下去的程度。所以,这也是我最想说的,at the end of the day,冻卵是一个手术、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考验。
如果你在考虑是否冻卵,除去经济因素,我最大的建议是:想清楚为什么做这件事?想得到什么结果?能够接受什么“代价”?把这些都想清楚了,答案自然不言自明。
冻卵就是把母体健康时的卵子取出来冷冻,阻止卵子随人体衰老,等到女性自己有生育意愿的时候再使用。
这个过程包括促进卵子发育,穿刺取出卵子,将卵子常年保存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中,在冷冻技术过硬的前提下,被冻结的卵子成功解冻,都会像新鲜卵子一样活动。
可以说急于冻卵的女性们,也是陷在了生育功能不断衰退的焦虑里。
正常情况下,女性每个月只会产生一枚成熟的卵子,一生也只会排出400~500枚卵子,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卵子的数量还会下降。
有数据表明,女性在30岁的时候,体内的卵子数量急剧下降,卵巢的卵泡数只有原始储备的12%;而到了40岁以上,只剩3%。
同时在做选择时,必须清楚的了解这件事的风险和难度:
取卵子相对复杂,它远不如取精子那么简单。卵子需要药物催熟,且不易保存,为了保证存活率,很多卵子每次保存的数量需要在10-20个,而女性一生只有区区400多个卵子。
取卵会有一定风险导致女性患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引发腹水、肿胀、月经不调、卵巢早衰等情况。
所以,冻卵并不是一个头脑一热就决定去做的事情,还需要正视身体状况的评估和自己冻卵的真正需求。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这个节日我们要好好庆祝。
因为这个节日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全世界女性在过去一两百年的世界女权革命浪潮里,把自己的权利从无奋斗到有的里程碑。
在漂亮心中真正的女性主义是自由自在的,保有选择的活着,同时更重要的是,也无论自己处在什么境地,都对其他女性的状况保有同情和在必要时刻付诸行动。
无论你是一时对爱情失望,还是希望在事业里一往无前,我们都希望你追求的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当然有社会规训,但你也有所有女生的理解与祝福。
祝福你,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在这有意义的一天,活得漂亮也为有冻卵经历/有冻卵意愿的姐妹们建了一个讨论群。
在这个群里,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冻卵、生育、以及人生选择的各种话题。
三八节,好好庆祝的同时也要勇敢发问:
为什么单身女性不能冻卵?
我们当然知道不是每个问题都能很快有答案,但是每个提出问题的过程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加漂亮管家,安心陪伴你的变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