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技术中广泛使用的促排卵药物使内源性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因此有人会问:促排卵药物会增加乳腺肿瘤的发生风险吗?
女性发生乳腺疾病较常见,临床可分为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及乳腺癌五类,乳腺增生最常见,而乳腺癌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危及生命。
乳腺肿瘤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普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月经初潮和绝经年龄:月经初潮早、或绝经晚的女性。有家族遗传因素:乳癌病人的亲属比一般人患乳腺肿瘤的可能风险增加。电离辐射增加了女性患乳腺肿瘤的风险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有文献提出,不孕症患者的促排卵治疗和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促性腺激素、克罗米芬、绒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均未增加发生乳腺癌发生风险,并且与使用促排卵药物的时间长短及周期数无关。虽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密切相关,但乳腺癌发生的雌激素指女性的“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而应用促排卵治疗的雌激素水平的增加是“外源性”。有文献指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0-ⅢB期)进行促排卵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促排卵过程中联合使用来曲唑不仅可以降低雌激素水平,而且不影响获卵数,并且不会对癌症的预后造成明显的短期恶化。
总之,目前认为不孕不育夫妇促排卵药物不会增加乳腺肿瘤的风险,乳腺肿瘤患者采用促排卵联合来曲唑治疗进行生育力保存是安全的。女性更应关注乳腺肿瘤的高危因素,提高自我健康意识预防癌症,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