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生殖吧】专栏,逢周一推送!栏目文章均由医院生殖医学科专家撰写。内容涵盖生殖医学各方面知识,实用、精彩!敬请关注!
为什么男性可以冻精,而女性不能冻卵呢?
文/生殖医学科主任 周少虎教授
生殖功能的保存关系到人类的繁衍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2019年12月23日,一起因“冻卵”而引发的一般人格权纠纷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当事人徐女士去北京某医院咨询冻卵事宜,却被医生告知国内无法为单身女性提供这项服务,徐女士一怒之下将医院告上法庭,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我国现行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允许出于“生育力保存”目的,需保存精子以备将来生育者和出于“优生保险”目的,男性在其长期或大量接受致畸剂量的射线、药品、有毒物质前到国家批准的人类精子库冷冻保存精子。很多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不禁止男性冷冻精子,而要禁止女性冷冻卵子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生殖配子自身特性因素
首先,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合称为生殖配子,男性精子的生成可说是“源源不断”,每次排精就有数千万条,平时甚至“精满自溢”,而且取精容易;而女性一辈子就成熟400多个卵子,一般每月成熟一个,如果要取得多个卵子冷冻就需要降调超促排卵处理,一般是通过注射促卵泡生长激素等,但是促排卵药物使用不当容易导致女性的卵巢过度刺激,从而引发胸水和腹水等,严重的话需要住院治疗。其次,取卵手术虽然属于微创手术,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同样有出血或被感染的可能性,可能会伤害到卵巢功能,危害女性的健康。
2、冻存技术安全性的因素
冷冻精子的技术比冷冻卵子起步更早,发展也更为成熟。那么,冷冻卵子和冷冻精子两者有何不同呢?我们都知道,相对于卵子来说,精子的数量非常庞大,数以千万计,能够经得起损耗,也能挑选出更多质量合格的精子,在复苏时也不用过于担心比例。
从理论上来看,冷冻精子能够长期保存,因为精子在冷冻后生物活性停止,精子就不会出现变质。
值得注意的是,冷冻卵子的技术较冻精起步晚,而且卵子对于温度和冷冻剂的要求更为严格,环境的改变容易影响到卵子的外部结构,因此,冷冻卵子的复苏率低于冻精。
目前冷冻卵子的技术并不算非常成熟,用冷冻卵子孕育的婴儿可能会面临健康风险,而这些风险目前还没有得到确认,存在很多的未知因素。
3、政策管理伦理规范的因素
在中国现行的法规中不允许给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早在2001年原卫生部就发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指出“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当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的规定”。以及修订后的卫科教发〔2003〕176号文件第十三条明确规定: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辅助生殖技术就包括冻卵、冻精、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冷冻卵子是一类限制性的技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来执行,目前只能用于进入辅助生殖技术周期者。
冷冻卵子的技术需要高质量保证,否则一旦开放冻卵,可能会降低技术准入门槛,对新增人口的健康带来很大隐患。事实上,这也是我国对于冷冻卵子特别审慎的重要原因。然而由于社会发展、晚婚晚育等,对生育力保存的要求日益增高,据网络民调结果显示,绝大多数(84.4%)的网友赞成向单身女性放开冻卵,仅有5.5%的网友表示明确反对,还有10.1%的人表示“不好说,还需研究”。还有42.5%的网友表示,自己或者身边有单身女性朋友有想过要冻卵。
有国内的医学专家以及管理部门也表示:下一步将密切关注“冷冻卵子”等技术发展,积极做好可行性研究,审慎推进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简介
周少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职务: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分会常委;中国性学会性医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前主要从事生殖泌尿男科学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和临床工作,在不育症、辅助生殖技术配合中医药调理、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性心理障碍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上有较深的造诣。临床上首创中药栓剂直肠用药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在本地区率先开展阴茎短小延长矫形手术;在国内首先倡导“睾丸储备功能”、“男科病从瘀论治”学说。发表SCI等论文二十多篇,主持参与不育症等科研课题七项;获科技成果奖2项。主编参编专著六本,任《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主编、《性医学》副主编;参与编写《中国中西医结合不育症诊疗指南》、《中国中西医结合前列腺炎诊疗指南》。
医疗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育不孕症、辅助生殖技术、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等。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二全天、周三下午、周四上午、周五全天。
温馨提醒:
请关注下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就诊助手”或“门诊服务”,搜索“医生姓名”即可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