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万港漂都在这儿
最近,港府有一个大动作:打算放宽冻卵限制!
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建议修订相关条例,不论储存者的性别、年龄、医学情况,一律取消精子、卵子或胚胎的储存期限制。
(图:TVB)
按照香港现行规定,一般情况下自用的卵子、精子或胚胎最多只允许冷冻储存10年。
(图:TVB)
如果是因接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外科手术或其他医学治疗而可能导致丧失生育能力的癌症或其他病人,储存期限则为10年或直到病人满55岁(以较长者为准)。
(图: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当于从你冷冻进去的那一刻,只有10年的期限来考虑要不要生。
但如果放宽之后,那就是想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取出来就行。
(图:香港01)
不过这个政策还没有敲定,毕竟这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
接受人工受孕诞下一子的立法会议员林琳女士就十分支持修订,认为这对生育率有很多帮助,并且赋予女性更多生育自主权。
(图:星岛头条)
更何况因为香港有10年期限,所以导致不少港女选择到国外冻卵,如果政策放宽的话,也有助于释放香港医疗产业的经济活力。
但也有人对于期限放宽存有疑虑,医疗卫生界议员林哲玄先生认为女性年龄越大,生育能力下降的同时并发症和风险也会提高。
(图:星岛头条)
根据数据,利用储存卵子成功生育的百分比相当低,改变储存限制并非最有效鼓励生育方法,担心反而会向公众传递错误讯息,让公众以为储存的卵子可以放很久,便没有了迫切性而延迟生育。
虽说不知道香港最终是否会放宽限制,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来女性冻卵真的很火!
生育也有后悔药!
近几年,女性冻卵有多火呢?
就香港的情况来说,2019年时仅有5000个冻卵,但到2023年时就已经增长到2万多个冻卵了。
(图:明报)
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博主专门分享自己的冻卵相关经历。
(图:网络)
甚至还有公司将“冻卵”作为提供给员工的一项特殊福利。
(图:微博)
女明星冻卵更是屡见不鲜。
比如Twins里的阿sa和阿娇、容祖儿、李嘉欣......这些咱们耳熟能详的港星都有做过冻卵。
(图:香港经济日报)
对于这部分女性来说,冻卵为她们保留生育能力的机会,能够在年轻时有更多选择。
甚至冻卵还被不少人称为“世上唯一的后悔药”。
与此同时,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大批内地女性专门跑到香港冻卵!
(图:网络)
香港的千亿商机!
2019年时,就有媒体报道不少单身女性多次往返内地与香港只为冻卵。
相关人士更表示,香港冻卵行业现在刚起步,需要时间去扩展,当然最大的市场需求来自内地。
(图:大公文汇)
毕竟冻卵花销不菲,单是一个人就得几十万起步,所以这一项目甚至就被不少媒体调侃为“香港捕捉到的千亿新商机”。
(图:微信公众号)
还有人调侃要将香港打造成“亚洲冻卵之都”,甚至还可以衍生出“冻卵旅游”?!
那么内地人为什么选择到香港冻卵呢?
这主要和两地的政策有关。
在内地,单身女性是不允许冻卵的,“冻卵”属于辅助生殖技术范畴,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才行。
(图:《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
根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需持有“三证”——结婚证、身份证、准生证,且患有不孕不育症的夫妇才可以接受辅助生殖技术诊疗。
在2019年时,还发生了全国首例因冻卵而引发的一般人格权纠纷案。
(图:红星新闻)
当时一名内地女子在医院寻求冻卵服务因单身被拒,将医院告上法庭。
不过法院多次裁定的结果都是这名女子败诉,毕竟医院的做法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
(图:网络)
但在香港的话,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香港是允许单身女性冻卵的,但如果想取出来的话就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必须出示结婚证才能将冷冻卵子复苏合成受精卵。
(图: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
当然,政策上的差异只是一部分,内地人会选择到港冻卵还有其他考量因素。
毕竟香港相比其他允许单身女性冻卵的海外国家还有不少优势,像交通上更方便,以及可以使用普通话进行直接沟通没有语言障碍都是她们选择来港冻卵的原因。
(图:星岛头条)
香港的配套技术成熟也是不少人看中的因素。
冻卵要取出来的话,那肯定需要做试管才能生出来,香港在试管婴儿技术上发展也十分成熟也进一步增强了其吸引力。
(图:网络)
总之,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因素,使得不少内地女性前往香港进行冻卵。
话又说回开篇那个问题:你觉得香港冻卵的期限是否应该放宽?
本文作者
天天被爸妈远程催婚的@圈妹
*图像影音及新闻资料来自网络,本文由港漂圈原创,本文图片影音及文字仅作分享,不作为商用,转载请联系港漂圈公众号(ID:gangpiaoquan)
把港漂圈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推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