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身体不当回事!最近几天,一份此前由上海外服联同《大众医学》杂志发布的《2019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报告中的某些数据,精准地戳中了广大职场人士心中的焦虑。上海99%白领体检异常上热搜。
近些年来,关于中国年轻人身体健康的负面消息层出不穷,颠覆了人们“年轻人身体好”的印象。那么,是什么夺走了“后浪”们的健康呢?
数据揭示:
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99%,
脂肪肝、超重、高血脂排前三
报告显示:从2013年开始到2018年,上海白领的体检异常率从94.60%上升到了98.75%。一方面,即便是在2013年,这个指标便已经明显高于社会预期,另一方面,能在体检中取得“无异常”结果的上海白领堪称凤毛麟角。
从体检报告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主要由饮食和生活方式引起的脂肪肝/脂肪肝浸润(29.5%)、体重超重(25.8%)和高甘油三酯血症(21%)成为2014年上海白领体检检出率最高的健康问题或疾病。
女性排名前3的分别为骨质疏松、幽门螺旋杆菌、慢性宫颈炎。其中,慢性宫颈炎占比在这四年里增长了近17倍。
而男性排名前3的异常情况则依次是血粘度升高、甲状腺异常、慢性咽炎。排名第一的血粘度升高,轻则容易引起头痛、健忘、脱发、失眠等症状,重则可能会加快动脉血管硬化、脑梗塞、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
图据澎湃新闻
健康意识:
道理人人都懂,可想得多做得少
《2015上海白领健康指数白皮书》还公布了白领亚健康指数、健康意识指数、健康行为指数等。其中,亚健康指数为83.9(指数范围在0-100,分值越高亚健康程度越严重),表明上海白领的亚健康状况已相当严重;健康意识指数和健康行为指数分别为82.0(指数范围在0-100,分值越高健康意识越高)和55.8(指数范围在0-100,分值越高健康行为的实践越多、越正确、越全面),这表明上海白领虽然有很强的健康意识,但在健康行为的执行上却相对较弱,还处于“想得多、做得少”的阶段。
朱珠就职于上海一家著名的广告公司,加班、作息紊乱、用餐不定时已经是她的日常。上班忙到不吃饭,晚上回家路上再在地铁口买份炒粉,周末则累得不想动弹——结果就是每年一次开奖式体检。“刚开始觉得没什么,哪怕体检结果异常也觉得没事,基本上忍忍就过去了。”朱珠说。朱珠不是个例,像她一样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打工人不在少数。
过去,在许多人的认知里,定期体检似乎是一件中老年人才需要做的事情。35岁以下的职场人士,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能拼能干,即便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也不觉得自己会面对严重的健康问题。然而,很多时候,相对年轻的职场人士只是仗着自己的基础身体条件,不容易显露出明显的“病态”,但像骨质疏松、血粘度升高这样的潜在健康问题,可能早已在不知不觉间“缠”上了看似没病没灾的年轻人。
职场人士尤其是青壮年职场人士的健康问题,其严峻性必须得到关注。
@打工人:
健康从自律每一天开始
在《2019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中,上海白领超过四成的白领有熬夜的习惯,且超过30%的白领经常喝含糖饮料。此外,女性白领还经常吃垃圾食品,男性则容易抽烟、频繁喝酒。
肥胖、熬夜、抽烟、酗酒,暴饮暴食、缺乏锻炼……你中了几枪?
与“病来如山倒”的突发疾病不同,各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譬如进餐不规律、缺少睡眠等,是以“水滴石穿”的方式,日积月累地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的。
而对职场人士而言,他们选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一大诱因,就是过于沉重、紧迫的工作压力。这种“健康换效率”的职场逻辑显然是不合理的。所有打工人都应牢牢记住:身体是一切的本钱。不论生活压力多重,工作有多重要,一旦身体垮了,这些都无从谈起。职场人士珍惜自己的身体,才能让用人单位感受到压力,从而避免无底线的“内卷”式竞争。在结果上看,这对所有人都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