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孙伟提出的「禁止单身女性冻卵」建议受到广泛热议。那么冻卵究竟是什么?
冷冻卵子,又称“雪藏卵子”,即取母体健康时的卵子冷冻,待生育时通过一定的技术取出冷冻的卵子使用。对于一些暂时不想生育的年轻女性来说,年轻时冻上几颗,将来一旦有了生育想法,就可以实现做妈妈的愿望,无疑是生育的“后悔药”。
那么,既然有这样的好事儿,国家为何明令禁止?生殖医学专家为何喋喋不休的强调:不提倡那种没有任何医疗指征,仅仅为了延迟生育实行卵冷冻的做法?医学专家又为何提倡适龄结婚生育呢?
1、卵子冷冻的性价比不高。
较高的费用,繁琐的程序,沉重的心理压力。高龄冻卵,很难获得所需要的达到成功妊娠的卵子数量。年轻女性有很多自然生育的机会,冻卵可能只是个心理需要,而卵子利用的机会很少。况且还存在卵子保存期限的问题。
2、冷冻卵子的损伤问题。
如前所述,卵子冷冻的过程,有可能对卵子的细微结构及染色体造成损伤。对出生后代的远期健康的安全性,尚有争议。
3、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目前国家对未婚女性的卵子冷冻保存,还存在很多法律与伦理的空白,缺少相关的法规文件。任意施行卵子冷冻,还有可能产生其他的负面社会效应。如医疗资源浪费,卵子买卖等。
4、取卵手术的风险。
冻卵和冷冻精子是不一样的,为了获取较多的卵子需要用药物进行超促排卵,超剂量的激素药物的应用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是有损害的。而取卵手术本身也存在相应风险。
女性的卵子数量从出生开始就是固定的,时刻在减少,不会再增加。等到女性35岁后,卵子的质量和数量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卵巢功能也会逐渐衰退,不孕率就开始上升,40岁以后的不孕率更高达64%。这时即使接受辅助生殖技术,亦不能改变年龄导致的生育力降低的现实。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意思是女性35岁开始有面部色素沉着,头发易脱落等衰老迹象出现。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女性卵巢功能的衰退,所以保护女性生育力的方法不只限于冷冻卵子,最主要的还是提高自身卵巢功能!
中医药通过多系统、多环节的整体调节作用,能明显的调动女性整体功能,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进而恢复和改善卵巢功能,比单纯应用激素针进行干预有着明显优势,并且能够避免性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与依赖性。
同时还能够改善机体内分泌功能及机体的内环境,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降低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
本期专家推荐
沈婷婷 主治医师
师从全国名中医曹玲仙教授
朱氏妇科传承人王采文教授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周四上午、
周五上午、周六下午、周日上午
临床擅长:试管全程中药调理、习惯性复发性流产、月经失调、不孕不育症、痛经、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卵巢功能衰退等妇科疑难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