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出生的雪垚(化名)决定去香港冻卵。
尽管经历过几段不太顺利的恋爱,雪垚依然对婚育有着较为积极的想法,不愿在爱情上将就。只是,34岁的她觉得自己正在逼近一道无形的警戒线——35岁之后,卵巢储备功能、卵母细胞质量逐渐下降,哪怕怀孕也属于高龄妊娠,面临着更高的自然流产率等风险。于是,她将赴港冻卵列入今年的必做事项。她觉得,这项技术允许自己更从容地把握人生节奏,不必为了赶上“最佳生育年龄”而草草进入婚姻;同时,自己冻卵的决定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家里不再催她结婚了。
在中国,和雪垚有着类似需求的女性不在少数。她们的冻卵理由不尽相同,除了暂未找到合适的伴侣、在情感和经济上尚未准备好成为母亲等常见情况外,也有很多女性为避免其职场竞争力受到影响而想要延迟生育。
与庞大需求相对的现实难题是,中国内地尚不允许单身女性出于非医疗目的冻卵。在人口出生率持续下跌、女性婚育年龄不断推迟的当下,单身女性冻卵诉求频被提及。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民进天津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赵长龙等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有序开放卵子库服务范畴限制,面向未婚育龄女性开放冻卵技术。
冻卵是生育“保险”吗?
演员徐静蕾曾公开分享自己赴美冻卵的经历,将这一技术称为“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药”。冻卵属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范畴,指女性在较佳的生育年龄人工提取成熟卵子后冷冻保存。冻卵者未来想要生育时可以再解冻卵子,经由体外受精配成胚胎后植入子宫内,实现怀孕生子。冻卵可分为医疗性冻卵(医学原因冻卵)和非医疗性冻卵(社会性原因冻卵)。
根据育娲人口与锦欣生殖联合组织的辅助生殖需求调研结果《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在1683位受访者中,超六成希望通过冻卵保存自己的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