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年龄增长带来的生育力下降,许多小伙伴都想选择冻卵。然而,除了目前国内单身女性冻卵仍未开放外,技术面前,大家不免也还是会有所困惑。如何知道自己的生育力是否在下降?生育力下降了就要冻卵吗?打针促排和取卵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考虑出国冻卵,选择目的地时应当有怎样的考量?......
在今天的文章里,阿平不仅分享了自己冻卵的考量和全过程,更以辅助生殖业内人士的视角,与我们分享了各大冻卵目的地在技术、成本等方面的比较和差异。愿阿平的分享,能帮助你减少一些技术面前的迷茫,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
大家说的生育力下降,到底指什么?
我叫阿平,2018年进入辅助生殖行业,去年9月我冻了卵。
促使我冻卵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有个小巧囊长在了我左边的卵巢上。巧囊其实是小问题,但因为我的巧囊长的位置不太好,是一个细长条的。而卵巢就是细长条的,相当于囊肿正好扒在了我的卵巢上。
我本来就没有打算自怀,肯定会走试管这条路,而巧囊对我取卵是非常有影响的。
关于先取卵还是先做巧囊的手术,我当时还咨询了妇科和生殖科的医生。妇科主任说我要先把巧囊的手术做了再取卵,但是生殖科的主任说要先取卵再手术。
我最后还是决定先取卵。
因为如果先做巧囊手术,对卵巢会有损伤。不过如果先取卵也会有风险,因为囊肿的位置不好甚至容易破,卵泡就有可能受污染。所幸最后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一共冻了16颗。
另一个考虑的因素是年龄和时间节点。节点是一个比较概括的概念,比如说女性30岁以下的生育力比较强,35岁以上卵巢功能直线下降,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但实际上对个人来说, 都有一个具体衡量每个人卵巢功能的指标。比如从34岁到35岁,我的卵巢功能下降了,这个下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从我的卵巢和卵泡数量是看不出来的,比如说我去年和今年可能都是十三四个,但是有一个专门考察卵巢功能的指标叫AMH值,抽血化验就可以测出。我自己的这个数值在逐年递减,就代表着我的卵巢功能在下降。AMH值小于1可能会比较难怀上,但是也不代表怀不上。
目前,国内因医疗原因的冻卵有两种情况,一是卵巢功能低下,比如说AMH可能都零点几了。还有一个是得了癌症,这些情况医生会出证明文件,就应该可以在国内冻卵。
促排取卵,并不那么可怕
我是去年9月冻的卵,大概是9月8、9号开始促排,9月20多号取的卵,就直接冻起来了。现在距离取卵已经5个多月了,说实话我身体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我之前跟客户沟通时,她们也说取卵、促排都没有什么感觉,体验感上也没有觉得特别疼。我都是听她们复述的,自己没有什么概念,直到自己做了这件事情以后才有了自己的体会。
促排的话,整个促排的周期大概是在10到12天左右。一般来说前4到5天是打同样的方案,促排期间两天要做一次B超,抽一次血,看卵泡长得怎么样,据此调整方案,整个过程下来可能是做个五六次B超,抽五六次血,这是一个慢慢调的过程。
我打的促排针是进口的果纳芬,前四五天我是基本没有感觉的。跟打胰岛素是一样的,把针转到需要的刻度,然后在肚脐旁边三指的位置,自己消毒,拿针一扎,按一下按纽就进去了,针头很细,基本上没有痛感。
比如有的人卵泡长得慢,有的长得快,或者有的长的不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不同的药。如果长得慢,就要配一些药,让卵泡长得快些。又比如说有的人的卵泡大小不一样,就需要再配一些药让它们长得均匀。要求肌肉注射的,会比较疼。不同的药功效不一样,每个人的方案也都是不一样的。
取卵的时间会根据两个检查决定——一是激素四项,还有一个是阴超。首先看你的卵泡大小怎么样,二是看你的激素水平怎么样。
比如说卵泡一般在16mm以上就可以取卵了,一般卵泡在16mm以上、24mm左右是最好。当然也要看整体的激素水平是否平稳,比如说促卵泡素的水平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话,可能就需要再打针或者提前终止,这个要根据情况调整。
至于取卵手术,因为本来就是微创的,也是全麻,没有痛感,取完以后也没有什么感觉,就是手术之后会有一次假性例假,因为促排的那个月激素不稳,内膜会变厚。之后就正常了,跟以前没有什么区别。
我没有选择局麻,因为局麻很疼。全麻的话,其实没什么感觉。打麻醉数了三秒,我就睡着了,再醒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完事了。
我的手术做了将近半个小时,因为巧囊的位置有点奇怪,取卵时比较麻烦,正常来说应该是十多分钟就能取完的。
我最终取了16颗,这的确是超出我的预期了。我最开始查卵泡的时候看到了12个基础卵泡,其它的是在促排的过程中小的卵泡被促起来了。
整个过程特别留意的地方就是,首先是要找一家靠谱的医院。然后也要找一个靠谱专业的医生。另外就是自己不要太紧张,整个周期要放松。
我个人感觉最重要是吃和睡,吃的话不能吃辛辣刺激的,我真的是硬憋着让自己没怎么吃辣了,因为辣椒会影响激素水平。二是睡,整个周期一定要保证好的睡眠,我在促排的那十多天里一直吃助眠的药物。
正常来说需要提前三个月调理准备,但也有身体好的人可能准备一个月就可以了。
在哪里冻?如何选择冻卵目的地?
我在辅助生殖行业待了将近五年,也接触了不少冻卵的女性。在我的观察中,大家选择冻卵,一个主要是身体原因,还有一个是想提前把生育力保存好。
年纪的话,大家大概在35+,可能都想给自己留个后路吧。其实我觉得冻卵不叫后悔药,它更像是一个保险,有可能你会用到,也可能不会用到。
未来会不会生孩子,其实都是不确定的。举个例子,我有个客户,她2018年在美国冻过卵。她去年联系我,说想再冻一次,因为考虑到疫情的原因,加上她觉得在美国各种不方便。我问她在美国冻卵时年纪正好,那时候冻的卵就不用了吗?她或许是考虑了各种外在因素和经济原因,还是想把那里的放弃了。所以,如果想冻卵,最好考虑清楚的是在哪儿冻,在哪用。
再就是,我也一直跟我的客户说,生孩子不在于你多大,是20多30多还是40多岁,更在于很多其它问题,一是经济原因,二是精力,最重要的是身体能不能扛的住,毕竟高龄产妇生个宝宝真的很有风险。
对比在国内外做辅助生殖,很多人不愿意出国,或是不能出国,比如说公务员,国企、银行的职员,她们的护照都是被扣的,不能出国。所以如果国内能做的话,对于她们来说就方便了很多。
至于国内的技术,一是因为冻卵的人很少,二是对于冷冻和后续解冻确实经验没有国外多。
国外不管是美国、泰国、俄罗斯,光做试管或者冻卵都做了很多年。国内一代、二代从八几年才开始,再说冻卵,真的就是零几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个跟国外相比确实晚了很多年。
而且国内政策不允许非医疗原因的冻卵,就导致技术上不成熟,很多设备没有,并不是说不能有,而是不需要有。
但在国外冻卵,很多人是需要翻译的。这会让人感觉不安全,不踏实。在国内可以直接跟医生沟通,这是国内的便捷性。但要说风险的话,其实也是蛮大的。
如果是冻卵,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去美国,因为美国确实很贵,而且技术是完全一样的。有些人会考虑美国,要不就是经济实力够,要不就是觉得美国的技术是最好的。
疫情三年,大家都比较难出国,但是开放以后出国就完全没有问题了,比如泰国已经开放,相关业务也已经恢复了。
冻卵之后,工作恋爱轻松多了
其实我一开始非常犹豫是冻卵还是冻胚,因为冻胚的成功率更高,但是我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又不想找人捐精。
我可以当一个单身妈妈,但我必须要让我的宝宝有一个实际存在的父亲。他可以不养,我完全可以自己养我的宝宝,但是如果以后我的宝宝问我,爸爸在哪儿?我无法说:你爸爸工作了回不来等等。我不想拿这种话骗我的孩子,我觉得没有必要。我还是想找实际存在的人,要不然我就冻胚了。
我很坚定不会自己怀,因为我的年纪在这里,我不想自己生了,还有一个是我确实很忙,没有时间生孩子和养孩子。
我的很多朋友跟我说,你不自己怀孕的话,永远跟孩子感觉差点什么,我说不会,哪怕不是我自己生的,这也是我的孩子,我们的血缘没有断,我也一样爱TA。
而且我有非常严重的身材焦虑,如果怀孕长了几十斤,生完以后瘦不下来,未来一年我肯定会产后抑郁的。也因为我将来肯定是做试管,所以我是有一个目标,我一定要生一个女儿,我喜欢女孩,我特别特别喜欢小女孩。
说实话,冻卵以后我巨轻松,一下觉得找对象其实也不那么着急了。
我从2018年单身到现在,已经5年了,因为自己确实很忙,之前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心思放在这上面。但我从去年开始有点焦虑了,感觉身边所有的朋友都有小孩,只有自己没有。这并不是攀比,而是突然觉得少点什么,加上自己的年纪在这里了,所以很焦虑。
我自己是做这行,所以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哪怕每年在检测,身体也是在走下坡路的,尤其是卵巢功能,会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我必须抓紧节奏。去年巧囊确实推了我一把,不然我现在还拖着,可能还没冻上呢。
冻卵之后,在工作上我也觉得轻松了很多。以前我工作比较忙,会熬夜,正常也有一些应酬,会喝酒。虽然取卵之前有节制,但取卵以后,我会比较放飞自己。毕竟我已经冻了卵,把准备工作做好了,所以可能会稍微不受控一点,但是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访谈|阿烂 Demi
编辑|Demi
审校|阿烂
还没决定好生不生/怎么生?没关系,可以先线上学习
这门️针对非婚生育群体开发的《当妈预备课》吧!
欢迎扫码了解当妈预备课️
“单身”生育,你准备好了吗?
生育登记、户口、生育保险如何申领?
“单身”生育要注意什么问题?
未来家倾力打造的符合社群需求的线上系列课之《当妈预备课》欢迎学习️